建站频道
    当前位置: 中国美术家网 >> 艺术评论 >> 会员评论 >> 综合评论
      分享到:

      再议杨延文的创作

        作者:彭利铭2011-10-10 09:28:04 来源:网络
        再议杨延文的创作
         我更愿意将我眼前的这一幅幅画作当成是杨延文先生灵感与生活、悟性与实践所练造的结晶。这里面包容着他理想中美的境界、戛戛独造的艺术语言和原始人本最壮美的冲动。
          一个人只有安下心来,静静地思索、回顾,才能理智地剪去浮躁和热闹,返回内心,审视是非曲直,而由此留下的才是率直,才是真诚。杨延文是一位很有使命感的艺术家,他的作品既有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,又吸纳了西洋绘画的形式法则,因此其作品总能使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博大。
          同样的太行,许多画家大多都被其雄浑的沟壑、壮观的气势所倾倒。但又因没有石鲁那崭新的审美观念和大破大立的实践经验,无法浓缩炽热的时代风云,因而面对美束手无策,只能照葫芦画瓢地去抹擦那千篇一律的图样。石鲁走的是自己的路,而杨延文走的也是自己的路。他没有被前人所束缚,他的视角转移到了太行人的生活,从平常中寻觅到不平常,这才是真正的升华和超越。《雨后山村》便是成功的范例。此图抓住太行雨后山村的景致,在体现其雄浑博大、粗犷豪迈的山峰及纯朴无华的民俗风情的同时,通过精微的刻画、朦胧的渲染,以优美的线条、鲜明的色彩和富有哲理的构图语言,把一幅清静舒畅、一尘不染、体现丰收喜悦的动人景象呈现给观者。此图既有丰富的笔墨韵味,又有动人的笔触质感,更有深刻的内在神韵。那块块石头堆砌成背山而居具有西北风情的窑洞式小房,顺山势营造,这是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生活的结晶,是历史的沉积,是原始的积累,是人们生息繁衍的根据地。这里的人们不畏风雨、朴实无华,这里孕育着文明,这里沉积着灿烂的文化,这里通向美好的明天。如此独特的构思和深远的寓意,是杨延文艺术创作的一大特征。
          或许是艺术追求和气质不同;或许是内在选择的需要;或许是审美表现和艺术创造的积累,杨延文半路出家搞国画,数十载苦心探索终成气候,而其画作中体现出的大家风范更令同辈望尘莫及。用吴冠中先生的话说:“杨延文绝顶聪明,悟性极高。”而杨延文从吴先生那里主要也是领悟到了美的根和本。他的悟性高就高在有勇气打进去,更有魄力从中脱出来。他清醒地认识到,绘画体现着艺术家对美的认识。他认为笔墨是很重要的,色彩也是重要的,但这只是局部的问题。他从宏观上清楚地看到了艺术的总体走势和发展方向。
          这个宏观概念确定了杨延文对艺术的根本看法。比如说,中西结合这个问题,如今还有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中西结合。吴先生不遗余力地宣传,要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艺术武装头脑,再根据自己的阅历、艺术功力,以至在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想法,组合而形成的就是自己的艺术。所以说杨延文在吴冠中先生那里学到的不只是一招一势,而是学到了如何走艺术之路的方法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杨延文非常明白一个艺术家的使命是什么和自己应给世界留下什么。说得再具体点,他不是为了中国画的传宗接代,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旧社会时只顾生孩子的家庭妇女。他的行动表明,他同样力争用最先进的、最现代的知识和中华民族艺术传统相结合。他认为艺术不能只有延续,而必须在借鉴中生存、发展、壮大。杨延文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      名人堂
        艺术展览
        •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meishujia.cn,All right
        • 服务QQ:529512899电子邮箱:fuwu@meishujia.cnbeijing@meishujia.cn
        Processed in 0.047(s)   11 queries